念不一,不生極樂
明幽溪傳燈無盡大師淨土法語節要
楊次公云:「愛不重,不生娑婆,
念不一,不生極樂。」
娑婆有一愛之不輕,
則臨終為此愛所牽,而不得生,矧多愛乎?
極樂有一念之不一,
則臨終為此念所轉,而不得生,矧多念乎?
蓋愛有輕重厚薄,正報依報,歷舉其目,
則父母妻子,兄弟朋友,功名富貴,
文章詩賦,道術技藝,衣服飲食,屋室田園,
林泉花卉,珍寶玩物,不可枚盡。
有一物之不忘,愛也,
有一念之不遺,愛也,
有一愛存於懷,則念不一,
有一念不歸於一,則不得生。
或問輕愛有道乎?
曰:輕愛莫要乎一念。
一念有道乎?
曰:一念莫要乎輕愛。
蓋念不一,由散心異緣使然,
散心異緣,由逐境紛馳使然,
娑婆有一境,則眾生有一心,
眾生有一心,則娑婆有一境,
聚緣內搖,趣外奔逸
,心境交馳,愛若塵沙。
故欲輕其愛者,莫若杜其境,
眾境皆空,萬緣都寂,一念自成,
一念若成,則愛緣俱盡矣。
杜境有道乎?
曰:杜境者、非屏除萬有也,
亦非閉目不觀也,即境以了其虛,
會本以空其末也。
萬法本自不有,有之者情,
故情在物在,情空物空,萬法空而本性現,
本性現而情念息,自然而然,非加勉強。
楞嚴所謂:「見與見緣,並所想相,
如虛空花,本無所有,此見及緣,
原是菩提妙淨明體,云何於中、有是非是。」
是以欲杜其境,莫若體物虛,
體物虛則情自絕,情絕則愛不生,
而惟心現,念一成。
故圓覺云:
「知幻即離,不作方便,
離幻即覺,亦無漸次。」
一去一留,不容轉側,功效之速,
有若桴鼓,學道之士,於此宜盡心焉。
一念之道有三,曰信、行、願。
不疑謂之信,苟有疑焉,心不得一矣。
是以求生極樂,以敦信為始。
必須讀大乘,廣學祖教,凡是發明淨土之書,
皆須一一參求,
悟極樂原是我惟心之淨土,不是他土,
了彌陀原是我本性之真佛,非是他佛。
大要有二:
悟妙有周具,以為欣淨之本。
悟真空圓離圓脫,以為捨穢之原。
信解既備,應當念佛修行。
行門有二:一正、二助。
正行復二:一稱名,二觀想。
稱名如小本彌陀經七日持名,
一心不亂,有事一心,理一心。
若口稱佛名,繫心在緣,
聲聲相續,心心不亂;
設心緣外境,攝之令還。
此須生決定心,斷後際念,撥棄世事,
放下緣心,使念心漸漸增長,
從漸至久,自少至多,一日、二日、乃至七日,
畢竟要成一心不亂而後已,此事一心也。
苟得此已,則極樂之淨因成就,
垂終之正念必然,身無病苦,
不受惡纏,預知時至,
身心歡喜,吉祥而逝,坐脫立亡,
親見彌陀垂光接引,得生淨土必矣。
理一心亦無他,但於事一心中,念念了達:
能念之心,所念之佛,三際平等,十方互融,
非空非有,非自非他,無去無來,不生不滅,
現前一念之心,便是未來淨土之際。
念而無念,無念而念,無生而生,生而無生,
於無可念中、熾然而念,於無生中、熾然求生,
是為事一心中、明理一心也。
苟於四威儀中、修之不間,往生淨土必矣。
助行亦有二:一、世間之行,
如孝順父母,行世仁慈,慈心不殺,具諸戒律,
一切利益之事,若能回向西方,無非助道之行。
二、出世之行,如六度萬行,種種功德,
讀誦大乘,修諸懺法,
亦須以回向心而助修之,無非淨土行也。
更有一種微妙助行,
當歷緣境,處處用心。
如見眷屬,當作西方法眷想,
以淨土法門而開導之,令輕愛以一其念,
永作將來無生眷屬。
若生恩愛時,當念淨土眷屬,
無有情愛,何當得生淨土,遠離此愛。
若生瞋恚時,當念淨土眷屬,
無有觸惱,何當往生淨土,得離此瞋。
若受苦時,當念淨土無有眾苦,但受諸樂;
若受樂時,當念淨土之樂,無央無待。
凡歷緣境,皆以此意而推廣之,
則一切時處,無非淨土之助行也。
願有通別、廣狹、 局:
通如古德所立回向發願文。別則各隨己意。
廣謂四弘,上求下化。
狹謂量力,決志往生局如課誦有時,隨眾同發。
則時時發願,處處標心,
但須體合四弘,不得師心妄立。
大率所發之願,別勝於通,
通恐隨人語轉,別則自己標心,
然隨通文而生決志,雖通而別,
若於別文而生濫漫、別亦成通。
廣勝於狹,廣則發心大,
剋果勝,狹則悲願淺,獲果劣。
又勝於局,局則數數間斷,則念念圓成。
如此三法,可以期生淨土,速覲彌陀,
一切淨土法門,舉不外乎是矣。
【按】
所示輕愛一念之道,
在於信行願三法,最為精當。
惟正行只專持名,不必觀想。
世出世間一切善行,隨時回向西方,
皆為助行,是即萬善同歸,福慧雙修也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