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有本,水有源,樹木所以能生長,
必定是根木厚實;
水流能暢通,必然是有涓涓不息的水源。
說到「根本」,
所有的植物一定要有土壤才能生存,青石版上,長不出稻穀;
柏油路上也不能長出米麥,必定要在大地泥土,才會青草如茵,
花朵如織,所以保護大地泥土,也就是對萬物的尊重。
人也有根本,這個人很有善根,那個人很有資本;
社會上的一切,能存在於天地者,必定都有其特性、根本。
根本固則存,根本動搖則危矣!
人生有那些根本呢?
一、做人的根本是謙卑:做人「慈悲為本,方便為門」。
慈悲要做到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並不容易;假如能有謙卑
的態度,也就能奉行做人的根本之道了。我們吃水果,
要熟透了才好吃,香蕉不軟、蘋果不熟,怎麼好吃呢?
所以人不是靠強硬而能存在,要靠身段柔軟、態度謙卑
才能立身。水果愈是成熟,枝幹垂得愈低;成熟的人生,
都是俯視大地,不是翹首天空,所以謙卑的人才能結交
到朋友,謙卑才能增加前途的方便。
二、處事的根本是柔和:人生存在世間,除了做人,還要處事。
做人當然要有做人的根本,處事也要有處事的根本,
處事的根本就是柔和。所謂「自古硬弩弦先斷,
從來鋼刀口易傷」,我們再看口中的舌頭與牙齒,
舌頭是柔軟的,儘管強硬的牙齒都掉光了,舌頭還是存在。
所以,一個人如果處事不以柔和為本,凡事強硬蠻幹,
失敗自是意料中事。
三、交友的根本是誠意:人生世間,不能沒有朋友,
交朋友的根本之道就是誠意!你有錢,但沒有誠意,
我也不要交你這個朋友。朋友要互相誠信,互相體諒,
才能互相幫助。所謂「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」,因為有誠信,
朋友之間才有諒解,才有真情,才能相互勉勵。
四、婚姻的根本是相愛:夫妻結婚,根本是建立在相愛之上,
如果愛得不夠深,愛得不實在,則婚姻根本不牢固,
想要長久維持幸福的婚姻,恐怕很難。所以夫妻結婚,
要有深厚的愛情為基礎,則美滿姻緣必然可期。
五、修道的根本是慈悲:信仰宗教的修道人,尤其要重視根本,
所謂「本立則道生」,修道的根本就是「慈悲」。
佛教講「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,則為魔法」,
所以一個修行人,什麼都可以失去,但不能失去慈悲。
慈悲是修道者的根本,我們看社會上聰明的人到處都有,
能力強的人比比皆是;
修行人不與社會人士比聰明、比能力,而要比慈悲。
慈悲沒有對手,慈悲可以克服一切磨難,慈悲的力量無堅不摧、
無難不克。
所以修道人要以「常樂柔和忍辱法,安住慈悲喜捨中」的願行,
甚至要有「但願眾生得離苦,不為自己求安樂」的慈悲,
才能完成無上佛道。
